大公报 | 谢承润:以“认知迭代”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
22日,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、正大天晴董事长谢承润在香港《大公报》发表了题为《以“认知迭代”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》的评论文章,通过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认真学习领会,结合香港实际,提出了香港应以“空杯心态”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以“认知迭代”发展新质生产力,提升国际竞争力;同时利用好自身多方面优势,以“海纳百川”的心态汇聚全球智慧资源,为祖国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等一系列建议。
以下为全文:
二十届三中全会日前在北京闭幕,审议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提出一系列新概念、新观点、新论断。在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基调之下,尤为值得关注的是,这次全会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,鲜明提出要“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”、“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”、“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”,对香港而言,不仅具有充分的指导启发意义,也是重大机遇,香港各界应当充分进行“认知迭代”,领会把握全会精神,更好融入祖国高质量发展大局。
一方面,这次全会明确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,并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,对于香港而言,同样应该以改革促创新,以“空杯心态”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以“认知迭代”发展新质生产力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
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。此次全会公报,“改革”二字出现50余次,其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为高频词。近年来,祖国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就,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密不可分。当前,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国家的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。
“惟改革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改革创新者胜。”此前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表示,香港过去几年经济处于稳守局面,目前在国家全力支持下,正是“进攻”的时候。而要以发展促安全,重点发展创科无疑是重中之重。过去几年,特区政府围绕科技创新已进行多轮改革,提出众多支持措施,未来要进一步发展,仍需思考如何建设高效联动的要素市场,加强各类基础设施等“硬件联通”和公共服务、政务服务等“软件协同”,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。同时要聚焦科技和产业双向发力,完善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,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的发现、转化和落地,以改革推进创新发展。
近日,笔者在江苏南通学习近代著名民族实业先驱张謇的事迹,这位企业家先贤在爱国理想指引下,通过自身不断迭代创新,坚持大一统下的共和理念,提出“父教育、母实业”主张,胡适评价他“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,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,养活了几百万人,造福于一方,而影响及于全国”。这种创新改革的精神,正是我辈楷模。我们应该站在十年后的视角,来思考当下要做的事情,不断拥抱变化,为香港打上不断创新的烙印。
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
另一方面,香港应当利用好自身多方面优势,以“海纳百川”的心态汇聚全球智慧资源,为祖国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正如李家超行政长官所说,香港是内地联通世界的“超级联系人”和“超级增值人”,发挥着“走出去”和“引进来”的重要作用。当前应牢牢把握国家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带来的重大机遇,继续发挥好香港背靠祖国、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,以及对国家深化改革所发挥的重大作用,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。
作为传统的金融、航运、贸易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,香港之运也是国家之幸,香港应该利用好这些优势,让自身成为汇聚全球智慧资源的集散地,吸引更多的人才、资金、创新资源以香港为桥头堡,加速流动,为祖国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。
不仅如此,香港还拥有5所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,近期高校科研评审结果显示,香港高校院所中70%的科研实力属于国际卓越、世界领先水平。以港科大为例,近30年来培育了超过1700家的初创公司,包括10家“独角兽”企业和11家上市公司。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科研资源集群,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成型。未来香港在自身加速创新转型的同时,也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,推动国际国内、跨地区、跨领域合作,在科技创新方面更加有所作为。
内容来源:大公报